百优A精美图库欢迎您!http://www.baiua.com
当前位置:旅游摄影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新闻摄影最高奖项——普利策摄影奖十年盘点

2015年2月17日 14:44:06   阅读(1007)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70年大展首次登陆台湾 台湾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编者按
广东高校传媒联盟

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回顾:饥饿的苏丹】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3年苏丹饥荒时期。这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无助与绝望,和秃鹰捕食时的耐心形成鲜明对比。这张照片深刻反映了饥荒的残酷,令其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摄影师凯文·卡特凭借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但不久之后就自杀身亡。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特色分析

1、报道题材。在近五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中,人文社会类题材的摄影作品所占比例为50%,其次依次为灾难类、战争纷争类、政治类。从报道题材来看,负面新闻占很大的比例,其实这也是历届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面对客观现实、关注人生百态、从正面鼓舞人,从反面鞭策人,或许这样才是对待客观事实的一种成熟的态度。但是,在用镜头进行叙述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的把握,掌握好分寸,否则会起到反面的作用。

2、关注小人物和地方新闻。2011年普利策突发性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主题是海地地震中人们的惨景,镜头对准的是一个个普通的海地民众,图片生动地记录了海地地震给当地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另一项摄影奖即特写摄影奖授予了《洛杉矶时报》,该报记者用镜头讲述了洛杉矶的暴力受害者群体。摄影师的同情心和双眼成就了这些富有人性的照片,照片背后的故事不仅仅引起人们对无辜受害者的关注,也唤起美国社会对暴力问题更多的反思与行动。

3、大量使用广角镜头,扩大照片的张力。广角镜头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图片和受众的接受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在传播过程中使图片本身的价值达到最大。2008年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描述一位在报道缅甸示威活动时中弹身亡的日本记者。画面强调了中弹记者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他在倒地后仍手持摄影机记录,直到他几乎已不再活动。同时画面也拍摄出了路边示威群众与缅甸军政府的激烈冲突。这些都以其广阔的视角向人们呈现摄影记者崇高的职业精神与缅甸国内的混乱程度。

4、侧重传递情感。在新闻摄影中,表现的核心是人,所以很多摄影作品很注重表现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注重将与事件相关的各色人物情感及内心世界凸显出来,充分发挥摄像的特长去张扬它,给人留下十分强烈的印象。正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给了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2005年—2014年获奖作品盘点

2005年。图为《旧金山纪事报》记者迪恩·费茨莫里斯拍摄的一幅照片,她用自己敏感的镜头语言,描述了美国奥克兰市一家医院治疗一个在爆炸事件中身受重伤的伊拉克儿童。看到黑白照片上男孩把笔绑在因爆炸而致残的胳膊上画画,包括普利策评委在内的很多人都为之动容。

2006年。《落基山新闻》(RockyMountain News)吉姆·希勒拍摄的《最后的葬礼》获得本年度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图片故事的内容是:在通知海军陆战队凯西少尉的妻子有关凯西少尉在伊拉克阵亡的消息后,海军陆战队贝克少校准备对凯西少尉的遗体进行最后的检查。贝克少校原以为自己会被派往伊拉克或阿富汗战场,但他却所领受的任务是他从未想像过的:为他牺牲的战友们安排葬礼。



2007年。《一位母亲的旅程》:20052006年间,蕾妮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记录下单身母亲辛迪(Cyndie)是如何用自己的爱和耐心引导着儿子面对死亡。故事中的母亲辛迪,曾经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作为一名单身母亲,辛迪在生活中表现出了常人所没有的坚强,她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包括德雷克(Derek)在内的五个孩子。


2008年。一名日本摄影记者在报道缅甸暴动时被打死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


2009年。《迈阿密先驱报》的摄影记者帕特里克-法瑞尔获得了2009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这些图片报道了艾克飓风和其他飓风给海地造成的人道灾难。评委们对获奖者的获奖评价是“对绝望的事情的刻画具有煽动性并且十分镇静沉着的图片”。


2010年。这组作品从200761开始拍摄,结束于2009824,记录了一名美国普通年轻人从应征入伍到成为一名正式军人的完整过程:应征时的犹豫,分别时的依恋,第一次想家,第一次受伤,第一次执行任务,订婚,前赴伊拉克,纹身,领结婚证…

2011年。《帮会冲突受害者》,《洛杉矶时报》的芭芭拉-戴维森将镜头对准洛杉矶帮会暴力冲突中的无辜受害者,并凭借这组照片获2011年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

2012年。退伍老兵返乡生活的作品《欢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

2013年。自由摄影师Javier Manzano 获得了普利策专题摄影奖。他的获奖照片记录了于20121018,两名叙利亚反叛军士兵占着狙击点,周边的墙上布满了弹孔,光从外直射。

2014年。肯尼亚梅龙镇广场遭遇恐怖袭击

泰勒·希克斯/纽约时报

一名受害者倒在血泊中,旁边的大象是商场吉祥物。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与中国新闻摄影奖作品的对比

中国的新闻摄影奖中比较知名的主要有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华赛等。在对比分析中西方的新闻摄影作品之后,笔者发现,中国的新闻摄影奖评奖过程中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重政治,轻信息。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之一。无论在哪种社会制度下,新闻传播都得讲政治。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只讲政治,不讲新闻传播规律,就会起到阻碍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中国的新闻摄影图片更倾向于为政治宣传服务,对于图片本身的信息要素考虑较少。新闻摄影的主要目的是以视觉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过于服从政治需要,难免忽视信息量原则,而这种图片是难以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的。

2.侧重事件的重大性,轻视图片表现力。有这样一种说法,新闻摄影是在评新闻事件,而不是评新闻图片本身。这类说法早已引起关注,但时至今日依旧未得到根本解决。新闻摄影奖评选不是评新闻事件,而是评新闻图片,不仅要看事件是否具备了新闻价值,而且要看图片拍得好不好,有没有很好的表现形式。

3.重宣传,轻新闻。我国对新闻摄影奖作品更倾向于在新闻与宣传之间做一定的权衡。例如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时候,我国媒体更愿意把焦点放在人定胜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方面,即抗灾、救灾等方面。诚然,这是灾难新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选择方式也着实讴歌了善良的人性,鼓舞了灾难中的人民,稳定了民心,但这种报道方式让受众难以见到灾难本身的面目。要知道后者才是最有报道价值的地方。因为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是向受众传播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事实本身才是新闻的本位。抗灾、救灾是善后事宜,它只是报道的一个方面,而不应成为报道的重点。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随着新闻理念的不断完善,这些陈旧的认识已经大为改观。


对我国新闻摄影的启示

1.既要重视中国特色,又不可轻视国际规则。

2.中西合璧,开拓创新。  

3.新闻记者适应形势需要培养新思维。

4.加强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

整理自网络

责任编辑:王倩倩




2011年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帮会冲

↑图:2011年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帮会冲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欣赏

↑图: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欣赏

影像下的

↑图:影像下的

普利策摄影奖(专题)-普利策,普利策摄影奖,普利

↑图:普利策摄影奖(专题)-普利策,普利策摄影奖,普利

2012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 - 作品

↑图:2012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 - 作品

07年度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 一个母亲的旅程

↑图:07年度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 一个母亲的旅程

【震撼】200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全

↑图:【震撼】200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全

2012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_四月网

↑图:2012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_四月网

2013普利策突发新闻、特写摄影奖公布-资讯-雅

↑图:2013普利策突发新闻、特写摄影奖公布-资讯-雅

【震撼】200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全

↑图:【震撼】2009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全


关键词: 普利策摄影奖  普利策摄影奖作品  历届普利策摄影奖  2014普利策摄影奖  普利策摄影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