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遭逾2亿美元罚款:高通反垄断案即将落定
精彩内容:
【导语】这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反垄断案,对行业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资本市场是最客观的新闻评论员。
美国时间2015年2月10日,纳斯达克市场的高通(NASDAQ:QCOM)股价大涨4.69%。
显然,投资者认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反垄断调查中,高通获得了“胜利”。
中国时间的2月10日,高通宣布与中国国家发改委达成一致,以支付60.88元亿人民币(约合9.75亿美元)罚款,并进行业务整改为代价,结束了持续14个月的反垄断调查。
不过,在更多的人看来,这场结果早已注定的战争,只是相互之间的妥协:无论发改委还是高通,都达成了理想的战略目的,也捍卫了自己的底线。
对于置身战争之外,但却与战争结果息息相关的整个产业链来说,如何借助高通整改带来的洗牌,重新构建自己的战力布局,以应对仍未过去的行业寒冬,才是更为紧迫的现实。
这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反垄断案,对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
高通:最坏的可能没有发生
高通案结果一出,外界的第一个疑问都是:谁赢了?
但这一场判罚,很难以赢或输来论定,因为无论发改委还是高通,都有作出关键性的利益让步,但也都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通整改计划的关键条款:
在专利授权中,高通将单独为现有3G、4G等重要的中国专利提供授权(不再和高通其他专利捆绑)。同时会在谈判过程中提供专利清单。作为授权谈判的一部分,如果高通寻求从中国许可证持有方获得交叉授权,高通将会与许可证持有方谈判,提供合理对价;
对于在中国销售的,获得高通3G、4G专利授权的设备,高通收取不同比例的专利费。对3G设备(包含多模3G/4G设备)收取5%、对不执行CDMA或WCDMA网络协议的4G设备(包含3模LTE-TDD设备)收取3.5%的专利费;每一种专利费的收费基础是设备销售净价的65%,不再按照设备全价收取;
许可证持有方可以从2015年1月1日起选择执行为中国地区设备销售准备的条款;
对于发改委认定授权协议条款不合理或没有在授权协议中质疑不合理条款的芯片客户,高通不能限制对他们的基带芯片销售。不过,该规定并不要求高通向没有取得高通授权的任何实体销售芯片。同时高通也有权拒绝销售芯片给那些不遵守专利授权协议,不报告授权设备销售额的客户。
对高通来说,最大的胜利在于,根据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用的核心商业模式获得认可。
此前,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刚刚于2015年2月9日通过修改章程认定,专利合理费率按照“最小可售单位”收取,比如以芯片价格为基础,按照收取一定百分比费用。
而高通乃至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的商业模式,则一直是以手机的整机销售价格,作为收取专利费的参照基础。
而在此次判罚中,虽然专利费打了个六五折,但它依然没有改变以销售净价为基础的专利收费模式。对于高通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胜利。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当前,中国市场已经占据高通收入和利润的大半壁江山,这意味着,高通输不起中国市场。而在当前中国高度强调科技自主创新环境下,高通最担心的问题是遭遇更严厉的监管壁垒,甚至被禁入。
要么底线被彻底击穿,要么与中国市场决裂,这是高通最不希望面对的选择题——虽然它同样会对中国本土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并引发高通乃至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弹,但在靴子落地之前,最坏的可能性谁也不敢轻言排除。
现在,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对于高通来说,一切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这已经够了。
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何调查尘埃落定之后,纳斯达克响起了资本的欢呼,而高通总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Aberle)也能够长出一口气说:“今天,我们终于摆脱了反垄断调查给中国市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可以将全部精力和资源用来支持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前面充满了机遇。”
发改委:反垄断实质破局
没有改变整机收费模式,让国内不少人对结果表示失望,有人甚至认为:“除了10亿美元的一次性返利,发改委此次基本没有达到处罚目的。”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可以盘点一下,发改委迫使高通作出的改变:
1、取消专利反授权。
在此之前,根据“专利反授权协议”,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公司,必须将所持专利授权给高通,并且不得以此专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户收取专利费。
这一条款,会让手机厂商最大限度地减少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战,换句话说,它鼓励没有专利基础的厂商进入市场:它们没有技术积累,自然会得上“依赖症”,高通也就能巩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手机厂商普遍专利较少,正是这一条款让很多厂商避免了被国际手机巨头的绞杀。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条款其实是鼓励厂商“不创新”,鼓励“劣币驱逐良币”,变相促进山寨泛滥,不利于国家的产业长远发展。
所以,反授权条款的取消,华为、中兴等专利创新积累深厚的中国厂商,获得了为变现创新价值的空间。从短期来看,可能导致中国手机市场争夺更加惨烈,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企业真正发展壮大。
2、提供专利清单。
在专利授权时不提供专利清单,这是高通最受人指摘的霸王条款之一。
借用行业资深观察者老杳的比喻,这就好像水果店主卖给消费者一箱水果,却不告诉消费者,里面有些什么水果,有多少水果。
对高通来说,这属于可以坦然放弃的条款,但接受发改委的纠正,本身也是态度的表现和筹码的交换。
3、3G/4G分别独立授权,并执行不同的专利费率,收费基准也在销售净价基础上下浮了35%。
4、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并需要在15天内交齐。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针对高通第一次取得实质进展,进行了实质性处罚的反垄断调查。
如果回看历史,自2007年至今,包括本次调查在内,高通已在全球经历8起正式的反垄断调查。其他7起调查中,有4起至今仍在进行;有1起以和解告终;有1起获得赔偿,但以客户向高通支付高额专利费为代价;还有1起虽然高通被判罚2.08亿美金,但高通拒不接受并提起上诉,如今已历时4年,仍在公堂对簿,未有实质进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改委能够达成以上成果,并且让高通心甘情愿“认罚”,这其实已经是一场令人尊重的判罚与胜利,也将对全球各国对高通的反垄断产生判例式影响。
此外,高通对发改委判罚的认可,也意味着中国开始成为与欧盟、美国并列的三大反垄断司法辖区之一,对中国涉及外资的反垄断调查产生积极意义。
诗外功夫的较量
功夫在诗外。看似简单的判罚结果背后,高通与发改委的较量,早已牵扯进了更复杂的棋局。
在长达14个月的博弈时间里,包括总统、商务部长在内的美国政要,都曾出面干预此次调查,高通董事长、CEO与总裁也曾多次前往中国游说。2015年2月10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透露,期间发改委和高通公司一共进行了28次沟通。
如同前文所说,迫使高通及美国如此紧张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左右包括高通在内大批全球巨头业绩命运的关键之地,由此演变为中国在全球政商利益博弈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筹码。
此前,高通敢于对抗韩国的反垄断判罚,正是在于韩国市场规模有限,无法对高通形成有效反制。
但另一方面,即使拥有主场优势,发改委依然难以击穿高通的关键防线。
这并非发改委的过失,市场上拿不回来的东西,我们也不可能寄希望于通过反垄断拿回来。高通获取垄断利润所凭借的,是其持续多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所以发改委的反垄断,无法从本质上消除高通的垄断地位,谈判的差异也无非是拿回来的“返利”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而已。
要真正打破高通的垄断,需要中国企业在专利、标准、生态体系等多个层面的持续努力,最终才能在在市场竞争层面上,确立起自己的发言权。
在反授权条款取消后,这个变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最后,值得说的一点是,中国政府与高通的角力,所改变的不仅是中国企业的生态格局。
一个例子是,不久前,《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跟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夏乐蓓(RupalShah)吃饭,夏乐蓓问了记者一个问题:“你怎么看中国2015年的4G市场?”
“非常大。”
她很开心:“你知道的,我们刚刚推出了支持中国标准TD-LTE的芯片(指其XMM7262LTE-Advanced,该款芯片是英特尔新一代的LTE平台,支持LTETDD/FDD、WCDMA/HSPA、TD-SCDMA、TD-HSPA和EDGE等多种网络标准,已经获得中国移动认证)。”
显然,英特尔和很多公司都瞄着高通手上的大蛋糕呢。
相关图片:
↑图:高通反垄断案下月有望落定_TechWeb
↑图:高通反垄断案尘埃落定真相重见天日
↑图:高通被开60亿罚单 创中国反垄断罚款最高纪录
↑图:高通反垄断案结果下月公布 本周进行最后一次
↑图:高通在华反垄断案罚单难产 授权业务营收下滑
↑图:高通反垄断案意义重大 专利反授权协议或被废
↑图:高通反垄断案的里程碑意义-辽宁新闻网-极速版
↑图:突击检查高通 反垄断后每年能省60亿_电子芯片
↑图:一张图看懂高通反垄断案:不是60亿那么简单_网
↑图:高通反垄断案落定 国产手机的下一步:走出增量